北京电影学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开放注册)
搜索
查看: 86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概每天一个知识点: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5-30 14:0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审美性


       艺术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他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事实上,艺术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它本身就是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了的集中体现。美学理论告诉我们,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与艺术美。

       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艺术美直接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例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黄山的奇特、峨眉的秀丽,这些天然风景之美,都是大自然造就的。艺术美却不同了,因为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然而,我们又必须注意到,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为艺术品。只有那些能够 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也就是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为艺术品。艺术的审美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

艺术也正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终于完成了由实用向审美的过渡,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艺术美作为现实的反映形态,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比现实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和更加典型,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同时,艺术又是人类审美意识物质形态化的表现。任何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例如文学是运用语言文字,绘画是运用线条色彩,音乐是利用音响,舞蹈是利用肢体等等。这些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使得历来仅存于人们头脑中的审美意识,“物化”为可供其他人欣赏的艺术作品,这样,艺术就成为传达和交流人们审美意识的一种手段。



(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艺术美之所以高于现实美,是申王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了艺术作品中。艺术中的“真”,并不等于生活真实,而是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通过提炼和加工,使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也就是化“真”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艺术中的“善”,也并不是道德说教,同样要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创作,使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透到艺术作品之中,也就是化“善”为“美”,体现为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

       然而,艺术家并没有局限于生活真实,更没有流于道德说教,而是通过化“真”为“美”和化“善”为“美”,达到真、善、美的融合。画家娴熟地运用了散点透视法,熔时空于一炉,摄五象于笔端,使整蝠画面有起伏有高潮、舟析屋宇刻画人微,人物情态生动逼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毫无疑问,生活中除了真、善、美,也有假、恶、丑。但是,生活中“丑”的东西,经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同样要通过审美特征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这就是说,在生活中我们既可以找到美的现象又可以找到丑的现象,在艺术中却一概都以审美性表现出来。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能动创造变成了艺术美。事物本身“丑”的性质并没有变,但是作为艺术形象它已经有了审美意义。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通过艺术的审美性,使“丑”的人物形象获得了不朽的艺术魅力。


(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美注重形式,但并不脱离内容,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中外艺术史上,形式美的问题受到许多艺术家的重视。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绘画六法”,是对我国古代绘画实践的系统总结,这就是:“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谢赫的“绘画六法”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其中的“气韵生动”是对绘画作品总的要求,而其他几条都涉及艺术形式问题。

       事实上,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特殊的形式美。由于各种艺术长期的历史发展,每个艺术门类在运用形式美的规则方面,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规律。然而,这些形式美的法则又并不是凝固不变的,艺术贵在创新,随着艺术实践的不断发展,形式美的法则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艺术家们在自已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寻找美的形式,从内容出发去选择最恰当的形式以加强艺术的表现力,从而使得艺术的形式美日益丰富和发展。

       就拿建筑艺术来说吧,自从古希腊罗马时代开始,人们就将达哥拉斯学派的“黄金分割”理论奉为建筑艺术形式美的法则,强调建筑物各个部分间的比例。如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帕提农神庙,造型端庄,比例匀称,被视为古希腊神庙的典范。这座神庙独特的柱列,完美的立面比例,反映出古希腊人对建筑形式美的刻意追求。神庙主体由46根洁白的大理石圆柱环绕成一个回廊,这些圆柱的比例经过精心设计。千百年来,世界各国建筑师研究后都一致认为,帕提农神庙之所以这样美、是因为它的高、宽和柱间距等都合“黄金分割”理论。

        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建筑艺术的突飞猛进,建筑师们都扬弃了传统的形式美法则,坚决反对在艺术形式美上的整齐划一,提倡建筑艺术形式美的探索和创新。在澳大利亚悉尼市的海湾上,1973年建成了一座闻名于世的悉尼歌剧院。这座历时15年,耗资上亿美元的建筑,刻意追求造型美,设计十分独特。它远看像是一支迎风扬帆的船队,近看又像是一组巨大的贝壳雕塑,也像一朵巨大的白荷花,作为著名的环境艺术或有机建筑的典型作品,与周围的海水融为一体。整个建筑物包括巨大的歌剧厅、音乐厅、餐厅、排演厅和展览厅等。它造型的奇妙之处,不仅在于建筑物的四面富于艺术感染力,而且屋顶也精心设计为十分漂亮的第五个“立面”,供人从空中或周围的高层建筑上观赏。悉尼歌剧院这种奇异独特、别具匠心的造型美,使之成为世界现代建筑的一个瑰宝,吸引了千千万万的游览者,成为了澳大利亚整个国家的象征。

       当然,艺术的形式美,不能脱离艺术的内容美,因为艺术的形式美在于它生动鲜明地体现出内容。这方面,中外艺术家们有过更多的论述。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强调:“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他认为,形式应当服从于内容,真正的艺术美不在词藻的华丽,而在于确切生动地表现内容。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要求画家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

       事实上,上面提到的建筑艺术中的两个例子,在它们独特的造型美中也蕴含着时代的内容。帕提农神庙鲜明地体现出盛行于古希腊时代的“美就是和谐”的美学理想,也就是后来德国启蒙运动学者温克尔曼所说:“希腊艺术杰作的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此外,帕提农神庙既是为保护神雅典娜建造的,也是平民百姓欢庆节日的庙宇;它既是神庙,又处处表明人的存在。它是雅典的奴隶主民主制度下的产物,集中体现出这个时代和这个民族的社会背景。

       与之相反,悉尼歌剧院却是当代艺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建立标志着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美学追求来看,悉尼歌剧院这一建筑作品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它的设计师丹麦建筑家伍重强调现代建筑应当从属于自然环境,崇尚“有机建筑”理论,认为建筑应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在一起,仿佛是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一样。在海滩上设计建造的悉尼歌剧院,远远望去,似万顷碧波中的片片白帆,又如荷花盛开,充满浪漫的诗情画意。这些例子都从一个侧面说明,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美学散步》名言

          形象不是形式,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形式中每一个点、线、色、形、音、蕴,都表现着内容的意义、情感、价值。所以诗人艾略特说:“一个造出新节奏的人,就是一个拓展了我们的感情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又说:“创造一种形式并不是仅仅发明一种格式,一种韵律或节奏,而且也是这种韵律或节奏的整个格式的内容的发觉。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并不仅是如此这般的一种格式或图形,而是一种恰是如此思想感情的方式”,而具有着理想的形式的诗是“如此这般的诗,以致我们看不见所谓诗,而但注意着诗所指示的东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访问本页请
扫描左边二维码
         本网站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
站长联系QQ:7123767   myubbs.com
         站长微信:7123767
请扫描右边二维码
www.myubbs.com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北京电影学院论坛 ( 琼ICP备10001196号-2 )

GMT+8, 2024-5-17 22:08 , Processed in 0.7233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3

© 2001-2013 大学排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